体育学院
2021-2022学年就业
质
量
报
告
2022年9月
目 录
前言
一、2022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1.1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及性别结构
1.2毕业生的生源结构
2.毕业生就业率及去向
2.1各专业的就业率
2.2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类别分布
3.毕业生就业流向
3.1毕业生职业流向
3.2毕业生行业流向
3.3各专业用人单位性质
3.4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3.5各专业毕业生湖南地区就业流向
二、2021-2022年就业工作措施及特色
1.高度重视,规范管理,提高质量
1.1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1.2就业工作规范管理
2.困难帮扶,统筹研究,提升成效
2.1就业困难群体帮扶补助
2.2就业科研成果转换
3.鼓励创新创业,拓展维护就业市场
3.1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3.2拓展维护就业市场,建立就业单位信息库
4.坚持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就业工作目标
4.1 2022届初次就业率
4.2宣传引导提升就业质量
5.学院就业工作特色
5.1分类指导精准推送
5.2提高学生就业素质
5.3持续推进毕业生投身基层
5.4建设实习基地 夯实基础巩固专业
三、2023届就业落实工作思路
1.加强引导指导,合理“三考”
2.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就业市场力
3.加强就业工作研究,实现研究成果转换
4.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努力实现订单化培养
前言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2001年成立至今,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单位和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博士建设点的全方位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形成高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专业建设:获批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学科。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2个领域体育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拥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4个本科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和省一流专业。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34人,教授7人,副教授30人、博士(含在读)43人,博士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32%;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湖南工业大学禄江学者、精英人才、奋进人才各1人。世界冠军教练1人,国家级教练员6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10人。教师学科背景横跨运动人体、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传媒、社会体育、运动训练、学校体育、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方向和领域,能够胜任跨专业、跨学科、多视角的教学科研要求和产学研互动需求。
学科发展:拥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科研团队,拥有“体质健康和运动健身”湖南省重点实验室,6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湖湘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等多个省级支持平台。获批各级各类课题24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9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5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17篇、权威期刊《体育科学》10篇、CSSCI论文141篇、CSCD论文19篇;出版专著教材70余部,荣获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
人才培养: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办学特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娴熟运动技能和深厚人文科研素养,有较强创新能力、较好团队协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体育人才。在读本科生规模达到1226人,在读研究生规模达到191人。
学生就业:学院成立至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等领域的高级技能和管理人才,其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级各类中小学,毕业生以其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和有敬业精神等优势,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我院每年约有12%的毕业生获得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深造的机会,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显著,每年约有3%学生自主创业,并在全省“互联网+”等顶级赛事中多次获奖,近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3%以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运动竞赛:学校拥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游泳、武术、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12个项目15支代表队,其中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四个项目为教育部高水平运动队,综合竞技体育实力位列湖南省第二名。近年来,我校运动竞赛成绩喜人,获2018年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2022年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女子足球队获2019年全国大学女子足球冠军联赛亚军,2020、2021年两获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超冠联赛第五名;男子篮球队获2021年CUBA西南赛区第二名;男子排球队获2018-1019年CUVA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南方赛区第四名。其他代表队获得国家级、省级冠军100余项。
面向未来,体育学院对接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导向,践行“传承体育精神,探索学科真理,做体育文化人”的办学理念;秉持 “德高、志远、体健、业精”的院训,深化内涵建设,着力建设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在师资、教学、科研、运动竞赛、学科建设等方面继续朝着跻身“省内一流、全国知名”迈出坚定的步伐。
一、2022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和招生就业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就业工作目标,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学院结合就业工作实际情况及取得工作成效,编制和发布《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2021-2022学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待进一步推动就业和招生、人才培养的联动,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助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1.1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及性别结构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2022届毕业生共32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82人,研究生40人。从性别来看,男生192人,占比59.62%,女生130人,占比40.37%。体育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分别来自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三个专业,其中运动训练专业人数最多,共138人,体育教育专业77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67人。
1.2毕业生的生源结构
2022届毕业生来自全国17个省份,湖南籍毕业生人数最多,共245人,占比76.6%,另有广东籍为17人,占比5.3%,浙江籍9人,占比2.8%,为15人,占比5.7%,还有少部分来自于浙江、广西、河南、山东、重庆、内蒙古等其他省份。
2.毕业生就业率及去向
就业率反映毕业生毕业的落实情况,按照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
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毕业生总人数=已就业毕业生人数+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暂时不就业毕业生人数(已就业毕业生包括:就业、升学。)
2.1各专业的就业率
体育学院2022届毕业生共计322人,截止2022年8月31日,就业总人数293人,总就业率达到90.99%,其中,研究生40人,就业38人,就业率95%;本科生284人,就业255人,就业落实率90.43%。
2.2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类别分布
从去向构成来看,体育学院2022届毕业生毕业后以“签订劳动合同形式就业”为主(38%),“其他录用形式就业”(25%)和“签订就业协议形式就业”(15%)次之。运动训练专业升学率为三个本科专业最高。
3.毕业生就业流向
3.1毕业生职业流向
本院 2022 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类如下表所示(不包含未提供职位的51名毕业生)。本院 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职业为体育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占就业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1%和比38%。
3.2毕业生行业流向
本院 2022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如下表所示(不包含未提供行业的46名毕业生)。本院 2022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为教育(4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7%)。体育教育专业就业行业最大的为教育行业,占本专业毕业生的52%,运动训练专业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行业最大的均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占本专业毕业生的44%、33%。2022届毕业研究生80%从事教育行业,其中在高校17人,占22届就业研究生的44.74%。
3.3各专业用人单位性质
本院 2022 届多数毕业生受雇用人单位的类型及规模均主要为民营企业/个体及 300 人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在中小学等其他教学单位和高等学校就业95人,占毕业生人数的29.5。
3.4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根据图3-3,本院2022届已就业的322名本科毕业生中(未包含12名入伍同学),有216人在湖南就业,占总人数的67.08%。
3.5各专业毕业生湖南地区就业流向
根据图3-3,本院2022届有216名本科毕业生中有216在湖南就业,占总人数的67.08%。其中株洲和长沙地区就业人数最多,分别为92人和66人,分别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8.57%和20.5%。
二、2021-2022年就业工作措施及特色
1.高度重视,规范管理,提高质量
1.1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积极开展“一把手”工程,学院成立了院长蔡艺任组长,副书记陆海英任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及就业专干、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为成员的“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并分工明确。 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积极开展和组织了针对毕业生的职业规划大赛、宣讲会等就业指导与招聘活动。
学院领导班子将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学院党政联席会分别多次召开就业专题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2次。会议讨论议题涉及毕业生就业管理、毕业生就业奖励机制、双选会、毕业生诚信教育等各种专题会议。在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体育学院2022年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并在7月底制定《体育学院2022届就业工作冲刺方案》,学院中层以上干部根据专业、生源、意向等分包到人,责任到底,为我院暑期2022届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与动力。
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就业专干准时参加学校召开的就业工作会议,积极参与就业处组织的各类培训、参观等活动。就业专干及时按要求整理报送学校就业工作相关材料。组织制定年度就业、创业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拟定校园招聘计划书,并于及时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与分析。
1.2就业工作规范管理
为了做到就业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定了《体育学院毕业生管理办法》。加强了对毕业生推荐表、就业协议书的管理,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简历,填写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加强就业工作文档管理,材料归档及时、完整、规范,要求所有上报材料留底,以备随时查阅。严格执行就业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例如:就业工作计划、校园招聘方案、就业基地拓展计划与实施方案、举行就业讲座、学院就业率统计月报表、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报到证》发放签字等都按照要求一丝不苟的完成,并将文档整理归类。组织毕业生召开就业经验总结交流会,做好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为我院制定来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提供基础。
2.困难帮扶,统筹研究,提升成效
2.1就业困难群体帮扶补助
就业困难帮扶工作是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我院一直坚持“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认真开展好就业特殊群体帮扶工作。经过摸底调查,共确定刘谭深、蒋鹏、喻桐、彭怡、杨安慧等27名同学为帮扶对象,包括我院全部建档立卡、贫困生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等毕业生;学院为了帮扶就业困难学生专门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实施计划》,建立了体育学院就业困难帮扶台账与帮扶人员档案,并在专题会议上确定帮扶联系人,开展了就业帮扶“结对子”活动,学院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小组成员各对口帮扶1-2名就业困难学生,明确帮扶人员责任;学院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全程的就业指导,给予他们重点关注,争取求职创业补贴,加强就业指导,学院充分利用学院成长辅导室,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一对一困难帮扶工作,并推荐就业单位,安排学生进行招聘企业的单独面试。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截止到2022年8月31日,27名就业困难毕业生有就业意愿的已全部就业,5名建档立卡学生已全部就业。
2.2就业科研成果转换
通过我院就业工作小组全体成员集思广益,制定了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毕业学生的就业思想、就业意识以及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提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模式构建,为有效推进我院就业指导工作提高理论依据。
2021年至2022学年,我院多次召开了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项问题的专门讨论会,并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针对大三的学生,学院积极组织调研,发放就业意向的调查问卷,了解大三学生的就业取向;根据收集的数据,积极安排学生参加体育学院模拟招聘大赛。毕业生离校后,认真收集和分析各项相关数据,进行年度就业工作统计分析并撰写了就业工作总结,提出了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丰富经验。在此基础上,王金勇老师获评校级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提质研究》。
3.鼓励创新创业,拓展维护就业市场
3.1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面相对较窄,目前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因此,我院高度重视的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学生自主创业帮扶机制。通过就业讲座、就业专干、班主任一对一辅导,鼓励和帮助学生自主创业。2022届毕业生共有9位同学自主创业,我院学生自主创业的规模逐渐扩大。
2022届主要创业项目如下:
姓名 | 性别 | 专业 | 创业项目 |
刘璐玮 | 男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株洲市天元区画里画外艺术工作室 |
伍鹏 | 男 | 体育教育 | 永州零柒肆陆体育文化有限公司 |
陈柏霖 | 男 | 运动训练 |
刘小龙 | 男 | 运动训练 | 长沙市芙蓉区菲达宠物用品店 |
曾倩 | 女 | 运动训练 | 芦淞区胖萌厚切酸奶食品店 |
程心怡 | 女 | 运动训练 |
陶智勇 | 男 | 运动训练 | 株洲市杰睿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康王坤 | 男 | 体育教育 |
邓博毓 | 男 | 运动训练 |
3.2拓展维护就业市场,建立就业单位信息库
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我院注重就业市场的维护及开拓,其中2022年5月20日上午,副校长范晓阳带队,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体育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等单位负责人一行走访了湖南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彬等参加了交流活动。我院与湖南体育产业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就集团用人需求、体育科研、体育培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学院推行本科生实习制,规定学生三个月实习期必须到学院认定的中小学或实习企业基地内实习,实地感受中小学体育老师工作内容、师德师风,感受企业文化和专业需求。学院以各专业实习基地为依托,建立起一批实习、就业综合基地。
4.坚持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就业工作目标
4.1 2022届初次就业率
我院2022届初次就业率为90.99%,研究生40人,就业38人,就业落实率95%。本科生282人,就业255人就业落实率90.43%
4.2宣传引导提升就业质量
体育学院2022届毕业生,从他们入校到毕业的过程中,我院领导和全体老师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面向培养合格人才与成功就业,付出了许多努力,采取了系列措施,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才氛围。提高考试入职率是我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在第四学年,我院领导将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我院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在学校就业处的指导下,我院不断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理性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近年来,我院大力支持外来教育机构以及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相关主题讲座和论坛,尽己所能,给予学生后备支持。在全院初步形成了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考教师编的“三考”氛围。
5.学院就业工作特色
5.1分类指导精准推送
我院结合学生求职意向,明确了分两条路展开就业工作的思路,一是为准备通过考公务员、考研究生、考教师编的学生给予条件支持和专业指导,二是为有意向到企业公司工作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和应聘及入职指导。
针对考研、考公、考教师、求职同学分别建立有体育学院2022届考研交流QQ群、体育学院2022届备考公务员QQ群、体育学院18、19级考教师交流微信群等就业交流群。按照学生报考意向细化类别进行分类指导;将学生干部按照班级负责制,每天针对相对应的学生定点发送指定微信消息推送,同时也方便老师了解每个学生的求职情况。
根据学生求职城市+岗位进行分类:北京岗位、杭州岗位、上海岗位、厦门岗位、深圳岗位、长沙岗位。设置学生干部为管理员,从BOSS直聘、前程无忧等平台找到相对应的岗位发送微信消息,以上分类同学都可以收到指定推送消息。
5.2提高学生就业素质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则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针对毕业生“就业迷茫”,缺乏未来发展科学的规划。学院制定了《体育学院就业指导全程化实施方案》,分年级分阶段进行就业指导与教育,开展相关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效果显著。
时间 | 全程就业指导项目 |
大学一年级 | 入学教育 | 新生座谈会 | 就业指导讲座 | 优秀学长 学姐座谈 | 就业个体 团体辅导 |
大学二年级 | 教师资格证相关培训 | 职业规划 主题班会 | 职业生涯 规划大赛 | SYB培训 |
大学三年级 | 职说无妨模拟招聘大赛 | 简历、PPT制作大赛 | 考研动员会、 交流会 | 公务员讲座 |
大学四年级 | 就业经验、技巧讲座 | 创新创业 大赛 | 就业政策 宣讲会 | 毕业困难 群体帮扶 |
当前受疫情影响等因素影响,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表示出冷淡,针对此情况2021年12月12日体育学院举办2022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共邀请到企业33家,需求总人数超900。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找到合适工作的机会。学生借助这个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5.3持续推进毕业生投身基层
我院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落实好基层就业学费补偿代偿等政策,加大对 “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 “特岗教师计划”特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力度,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从事体育教育、扶贫开发等工作,我院运动训练欧振宇同学考取选调生,目前在湘潭市韶山市银田镇人民政府;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先后有彭鹏、李贤威、杨鹏、张晓阳、杨慧娟同学自愿投身到边疆建设,前往新疆工作。
我院积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回信精神,继续加强与兵役机关协调配合,落实学费资助、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共同组织咨询周、宣传月等活动,加强我院大学生征兵机构建设,面向毕业生、在校生及新生等群体开展宣传动员。
5.4建设实习基地 夯实基础巩固专业
我院在就业市场的维护及开拓过程中,选取优质中小学及企业单位,通过考察考核,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建设实习基地。
我院以各专业实习基地为依托,推行本科生实习制,规定学生三个月实习期必须到学院认定的中小学或企业基地内实习。把在校期间学到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夯实基础、巩固专业,以锻炼职业工作能力,提高岗位胜任力。
三、2023届就业落实工作思路
1.加强引导指导,合理“三考”
(1)积极向学生解读国家就业政策,继续加大对基层就业宣传力度,特别是符合我院特色的特岗教师、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后续升学和就业服务等政策。努力将基层就业做成我院的就业工作特色。
(2)引导学生合理制定就业计划,利用就业洽谈室,帮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明确考研、考公、考编等就业目标,防止盲目跟从跟随,建立合理“三考”选拔机制,规范“三考”氛围。并对“三考”学生建立培训制度,利用我院优势师资资源,开设相关课程供学生学习提升。
2.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就业市场力
(1)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就业实习、实践基地为平台,加强学生参加业务实习、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等活动的组织力度,使学生真正深入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2)培养核心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
学生最重要的就业竞争力是专业及综合素质。学院在严抓教学质量与管理基础上,以年级、专业为单位,开展专业技能比武,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积极参与湖南省师范生技能大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大赛。同时,学工部门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就业工作研究,实现研究成果转换
鼓励学院教师投入就业工作研究,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申报就业方面的研究课题,发表就业工作相关的论文,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体育学院就业专干要求每年至少发一篇就业方面的省级论文,并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发表相关研究并进行奖励。
4.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努力实现订单化培养
校企合作是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吸取企业反馈,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能够进一步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更好促进学生的就业。
本次撰写的《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2021-2022学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对体育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学院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我们将砥砺奋进,乘势而上,再创体育学院就业工作新辉煌。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