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 夯实基础 精准服务
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唐未兵
(二○一七年四月二十八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2017年就业工作会议,表彰2016年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部署2017年学校就业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对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学校就业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学校就业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审时度势,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
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795万人,比2016年增加30万人,大学生就业仍然面临严峻考验和巨大压力。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攻坚克难,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三种机制。
一是要建立“招生——培养——就业”全方位联动机制。
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业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学校还需要抓好招生、管理、培养等环节,这是根本保证。学校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上,要通过健全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倒推”机制,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着力促进“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专业调整的全方位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及就业综合质量,实现特色发展。
二是要建立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
要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专业设置等方面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要将就业反馈信息作为专业建设重要考核指标,针对就业需求少的专业,实行缩减招生、隔年招生,甚至停招。要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研,健全和完善学校相关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动态管理机制。
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做好毕业生就业状况摸底工作,及时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意愿,建立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动态管理电子台账。同时,要将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动态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就业工作考评体系。
二、夯实基础,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深化人才培养改革。
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参考就业大数据,建立学科专业、层次、类型动态调整机制,动态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要与新技术、新产业相结合,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要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产合作、校地合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认真听取吸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建议,增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契合度。
二是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去年11月,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高度,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进行全面系统部署。我们要切实贯彻落实文件精神,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引导广大毕业生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就业,自觉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要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介,宣传中央精神和国家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就业创业典型的宣传报道。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服务机制,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基层项目,大力引导和鼓励更多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到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就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就业。要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鼓励更多大学生投身军营、报效国家。
三是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和服务学生就业的能力。
要搭建精准供需信息对接平台,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针对毕业生不同特点和需求,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要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体作用,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持续开展各类招聘活动。要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解决好就业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问题,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要大力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多形式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深入开展多样性和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要切实做好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通过建立台账、落实求职创业补贴等措施,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一对一”跟踪帮扶,“1+1”助学扶贫,通过个性化辅导、专场招聘、优先推荐、发放求职补贴、托底帮扶等举措,精准发力、精准帮扶,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三、精准服务,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把手工程”,要深入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校领导主抓、招生与就业指导处统筹、学院落实、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要使每个部门、每个领导、每个教职员工都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主体,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学院院长作为学院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定期专题研究和部署就业工作,切实做到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实现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四化”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校、院两级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职责。
二要重心下移,一抓到底。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在加大对就业工作的组织、统筹、协调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将就业的工作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各学院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和招生与就业指导处的联动,将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各学院院长作为学院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靠前指挥,分管副书记要切实负责,一抓到底,辅导员、班主任、就业专干要深入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
三要强化监督,狠抓落实。
要进一步完善就业率统计核查机制,严格落实就业率统计校院两级负责制,严格执行教育部明确的“四不准”要求,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核查工作,真实反映出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考评和奖罚办法,形成动态考评机制,切实落实就业工作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对当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偏低、就业工作考评位于全校最后一名的学院、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学院分管领导,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对“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场所、工作”六个不到位的学院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同志们,面对高校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的严峻形势,希望大家以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己任,带着对毕业生的深厚感情,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把这项涉及民生的工作办实、办好,努力开创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鲜明包装教育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做出新的贡献。
我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同德,积极努力,克难攻坚,我校就业工作一定会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