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二十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省内知名体育学院,全国影响力日益彰显。
学院现有教职工12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0人、博士(含在读)42人;世界冠军教练1人,国家级教练员6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12人。教师队伍中有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湖南省高等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师德标兵1人、湖南省体育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工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6人、湖南省优秀教学能手2人。
学院拥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4个本科专业,其中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2个领域体育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在读本科生1307人,全日制硕士研究194人。学院成立至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6000余名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级各类大中小学、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毕业生以其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素质高、运动技能强和爱岗敬业等优势,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5年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7%以上,位居湖南省体育专业前列。
学院拥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科研团队,学院建设了“体质健康和运动健身”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湖湘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研究培养创新基地、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体育英才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省级平台,不断筑牢发展根基;学院获批各级各类课题29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1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5项;湖南省社科成果奖2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20篇、CSSCI论文169篇、CSCD论文27篇;出版专著教材75余部,荣获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
学校拥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游泳、武术、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12个项目15支代表队,其中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四个项目为教育部高水平运动队。近年来,我校运动竞赛成绩喜人,2022年获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女子足球队2020年、2021年两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超冠联赛第五名、202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第五名、2023年获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中国代表队选拔赛第三名;男子篮球队获2021年CUBAL西南赛区第二名、2024年CUBAL西南赛区第四名;其他代表队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冠军160余项,竞技实力稳居湖南省前列。
面向未来,体育学院广大师生员工将团结一心、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深入对接教育强国、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导向,践行“传承体育精神,探索学科真理,做体育文化人”的办学理念;秉持 “德高、志远、体健、业精”的院训,力争打造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前沿阵地,不断开创全方位推动体育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二、专业介绍
•体育教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特色:体育教育专业设置于2001年,2008年开始本科层次招生,2016年获得湖南省高等学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重点培育基地。形成了与体育教育专业高度适应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教学技能+运动技能”的“双素养、双技能”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体育与健康教育事业,师德高尚,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具备扎实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主要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健康教育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武术。
科学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29项;出版专著教材20部,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4项、教学竞赛等奖项20余项。
服务面向:本专业面向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需要,能够胜任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训练竞赛组织等工作的高素质体育教师。
就业升学:本专业近三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其中25%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考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其余毕业生到中小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以及健身俱乐部、体育培训公司等从事体育指导工作。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特色:本专业设置于2003年,2009年开始本科层次招生,2015年获批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立了“基地建设+项目带动+专兼结合”的学训机制,形成了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高度适应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的“双素养、双证书”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底蕴;具备较强创业精神和能力。系统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前沿和动态,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健身运动指导、大众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以及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的能力。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导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产业概论、体育管理学、体育市场营销、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跆拳道、游泳与救护。
科学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5项;出版专著教材26部,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4项、教学竞赛等奖项15余项。
服务面向:本专业对接健康中国战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能胜任健身咨询指导、体育俱乐部运营管理、大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升学:就业率稳超过90%,考研上线率超20%,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发展后劲足,行业引领能力强,涌现出一大批行业精英。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运动训练专业
专业特色:我校运动训练专业2014年获批,2016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本专业依托我校的资源和优势,结合学校特点,以深受社会欢迎的运动项目训练理论和实践为重点,突出“一专多能”,倡导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形成了与运动训练专业高度适应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的“双素养、双证书”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底蕴;具备较强创业精神和能力。系统掌握运动训练的前沿动态,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等相关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和运动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能力。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竞赛学、体育心理学、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
科学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6项;出版专著教材15部,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2项、教学竞赛等奖项165余项。
服务面向:本专业服务体育强国国家战略需求,能够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管理和运动健身指导等工作,具有广泛社会适应能力,并乐于奉献教练员岗位和教师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升学:我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就业呈现就业形势好、就业率高、就业面广,就业质量高等特征。毕业去向主要为读研、教师、教练员、公务员等岗位为主,在每一届毕业生中考研上线率达到了15%左右,走上高职院校、中小学教师岗位的毕业生占比较高。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专业特色:我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21年获批,2022年正式开始本科层次招生。本专业依托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全国武术段位制试点学校平台,突出学生人文素养和专项技能培养,形成了“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教学技能+运动技能”的“双素养、双技能”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竞赛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的武术、养生、民族民间体育基本技能和传播、推广、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能力。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学科研方法、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导论、中国传统养生理论、针灸与按摩、健身气功、舞龙舞狮。
科学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3项;出版专著教材14部,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1项、教学竞赛等奖项25余项。
服务面向:服务面向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协会等从事武术及民族民间体育的教学、训练、科研、健身养身指导及处理运动损伤。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三、学院环境及部分活动展示
学院环境:
教育活动:
文体活动:
四、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731-22182876
综合办:0731-22182970
学工办:0731-22182876
教务办:0731-22182879
学院网址:https://tyxy.hut.edu.cn
微信公众号: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