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体育课程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精神,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体育课程进一步突出了“健康第一”教学思想,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以竞技体育技术和素质达标为内容的传统考核成绩评价体系,突出学生运动参与过程,积极探索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群体竞赛、学校与社会(自然)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大拓展了课程的时间、空间资源,提高了大学体育课程在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体系中的功能。湖南工业大学的《大学体育》课程随着学校的发展进行了逐步的建设和完善,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课程建设与探索阶段 (1979年-1997年)
学校始建于1979年,体育部根据学校的场地条件,结合原大纲的精神要求,调整教内容,完成了体育课教学任务。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完善,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体育部在对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和上课形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后,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具体条件,在课中引入一些时尚元素的教学内容,开展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教学内容的教改实验。为后续的课程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课程初具规模与实验阶段 (1998年至2002年)
为了实现终身锻炼、终身健康和终身体育娱乐的目的,让学生在大学里掌握一至两项用来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项目,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实现能锻炼、能欣赏比赛,能参与比赛、甚至是组织比赛,进行了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
1. 采取“两段式”教学模式: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体育基础课,通过田径、体操、武术、素质等基础项目的教学发展学生的体能;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自主选择进入不同专项班的学习。1998年首先开设了武术、篮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排球、羽毛球选7个项班。至今,已近开设过了27个项目的教学项目。这些选项班的开设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2. 运用“两选一辅”教学手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的项目,一定范围内选择上课的时间,同时每一个选项班每星期有固定的辅导课时间。课堂教学与课外的辅导相结合,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时间,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健身效果,为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习惯提供了有力保障。
3.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文化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
随着体育教学课程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让学生掌握了更多更系统的运动技能,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学校的学生运动竞赛中,形成了班级与班级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最后上升到院系之间的金字塔比赛模式。从围绕比赛的文艺演出到比赛的组织、到参赛的队员,选项班的学生成为了整个主体。这不仅让学校的学生赛事开展的红红火火,也给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提供补充和延续的平台,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注重学习的过程与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个体差异、平时表现等纳入考核内容。
技术教育阶段,体育课的考核是以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程度和运动水平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和终生健康为主导,考核以激励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的效果、要求教师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和考核都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性化观念。
第三阶段:课程与时俱进与提高质量阶段 (2003年至今)
1.“两段式”上升到“三段式”的教学模式。
在原来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两段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给大三、大四的学生开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多的、更系统的学习与锻炼机会。“三段式”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健康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动了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深受学生的好评。大学体育公共选修课从2003年的4门。增加到现在的24门。
2.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提高,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教学设施也有了新的腾飞。2003年建成了多功能综合性体育馆和室外运动场,使体育课的教学有了专门的健美操馆、舞蹈馆、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综合健身房、桌球馆、瑜伽室、棋类教室等;电视、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不仅改善了学生上课的条件,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
3.教学与科研一条龙,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003年起,体育部组织教学小组针对开设的选项课程,撰写了专门的系列教材23本。本部门定期进行教学比赛,并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200余篇。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2005年刘彻获校教学新秀,2005年池斌获校教案评比二等奖,2006年《基于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 改革》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07年文世林荣获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同年黄敏老师主持的健美操获校级精品课程。
4.教学、表演、比赛一体化,形成了我校特有的体育校园文化。
从2003年起,体育部开始举办专门的体育教学年终总结晚会,使教学与表演相结合。晚会上,专选班的学生和老师同台表演,对专项班的学习既是一种汇报检查,同时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向所有的学生展示宣传新教学模式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随着我校开设了棋类选修课后,在学校定期开展了棋类比赛,为爱好下棋的同学提供了交流切磋和展示的平台,也开始在省级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为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2006年我校获得篮球和棋类高水平运动队的资格,07、08年连续在全国大学生国际象棋竞标赛上获棋士冠军和团体总冠军。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队员积极参与学校学生活动,在协助、组织本院系的比赛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成长为优秀的学生干部。以教学促进体育赛事的开展,以高水平赛事扩展教学内容,不但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也有效地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5.专业的融合,师资的队伍壮大,师资水平的提高,将会使大学体育教学更上新台阶。
2008年学校组建体育学院,整合了三个校区的师资和体育设施,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师资水平上了新的台阶。现有教授7名,副教授26人,讲师32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33人。优势的组合,给大学体育的课程建设与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专业教师的融合也让大学体育教学的水平得以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