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授权点代码名称: 0452体育 授权级别: 硕士专业学位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目前我校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置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2个方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4人,拥有体质健康与运动建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湖湘体育文化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体育教育研究基地、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以及多功能体育馆、标准化运动场、图书资料室等学科平台和教学设施,功能完备、配备齐全。建有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2个、专业实践(实习)基地12个,形成了专业领域覆盖面广、师资力量雄厚、实践条件优良的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格局。本学位授权点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紧密对接“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国家战略,以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本年度共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8人,授予硕士学位34人。
(一)培养目标
以体育事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具有系统体育专业知识、较高体育专业素养和良好运动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培养过程着重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胜任大中小学、运动队、体育场馆、体育科研单位、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等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相关工作。
(二)培养方向
体育专业学位硕士点目前设置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2个培养方向,研究领域如下所示:
序号 | 主要培养方向 | 研究领域(内容) |
1 | 体育教学 | 本方向以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运用课程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结合学校体育、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重点,深入研究和探讨健康教育新理念,研究建立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把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与竞赛最新动态。研究建立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把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与竞赛最新动态。 |
2 | 运动训练 | 本方向以运动训练与竞赛为研究对象,运用项群训练理论、运动员科学选材、优势项目制胜规律等基本理论,立足于体育强国战略需求,紧跟竞技体育训练与竞赛改革发展趋势,分析和解决运动训练竞赛实际问题,把握运动训练科研前沿动态。 |
二、年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制度建设
本学位点建立了完备的管理体系和和制度体系,设立了体育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院长主管研究生培养工作,设有研究生办公室和兼职管理人员。本学位点根据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就业指导及实习实践等环节实际需要,修订研究生学位和培养相关的报告文件和规章制度43份。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奖助学金与激励机制、学术活动与平台建设、校外联合培养与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制度框架,构建了有利于引导不同类型学位研究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中实行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度和导师组联合指导制度,全面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本学位点教学、培养档案完整、真实,研究生教学和学位申请文件规范且齐全。
(二)思政教育
本学位点切实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组织全体研究生党员收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构建管理、教学、服务一体相融的“大思政”体系,明确了研究生培养各领域、各环节的思政教育目标、任务、重点,形成全员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安排。研究生党员在疫情期间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应急值守、筛查登记、体温检测、餐食发放等工作,充分发挥着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部多次组织研究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校园”、“进社区”开展体育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研究生党员的责任担当。2021级研究生江威作为体育学院第三批次志愿者参与株洲市茶陵县乡村振兴支教活动。
(三)课程教学
本学位点依据“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运动技能、学业发展+学术发展”的培养规格定位建构课程逻辑。建立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合作设计课程体系制度。在教学中注重研究生说课、讲课、议课、教育调查、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微格教学等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组织研究生观摩学院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全面实施专业课程案例教学工程,每年评选3个优秀教学案例给予2万元经费支持;将案例评优、案例教学纳入学院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体系,案例教学建设纳入授课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建立校企双方、导师团队、毕业研究生合作编写案例模式。截止2022年,案例库入选案例达到26个,覆盖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指导领域的12门专业课程。其中雷艳云教授的《运动训练竞赛学》案例被应用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课程中,得到了师生一致好评。发挥《田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此外,《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等课程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构建以跨学科为特征的导师组培养模式,加强导师考核评价,形成进退有序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导师“能上能下,择优上岗”的良性循环。拓展导师队伍理论学习、学术研讨、集体备课、运动执裁、教学比武、专项送培、国外研修等多元培训培养渠道。大力加强“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学校导师下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制度,组织导师参加国内外重要赛事的组织策划、项目执裁工作。本年度新增校内导师3位,校外导师4位。目前本学位点拥有校内研究生导师24人,其中教授职称8人,占比33.3%,副教授职称7人,占比29.1%,45岁以下15人,占比62.5%;具有博士学位导师21人,占比87%,有海外经历教师人数7人。骨干教师中拥有全国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4人,湖南工业大学禄江学者、精英人才、奋进人才各1人。积极推进“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校外行业导师25人,其中正高职人数19人,具有博士学位导师12人,多为本专业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重大社会影响的高层管理人员。
(五)培养条件
本学位点拥有体质健康与运动健身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湖湘体育文化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体育教育研究基地、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等学科平台,为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22年,本学位点建有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2个、实习基地12个。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育学院与湖南星瑞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湖南省体科所、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湖南星瑞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湖南省体育硕士研究生“学、用、研”联合培养基地 》获批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立项,开创了高等体育院系与科研单位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省内先河,对于培养具有科学创新意识和创新驱动能力,助力体育发展动力变革和功能价值提升,为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六)科学研究与论文质量
2022年,本学位点研究生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体育学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等核心期刊论文16篇,3人获得省级研究生创新课题立项,2人获得校级研究生创新课题立项,10人获得湖南省体育局课题立项。1人获得湖南省社科联合会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本学位点严格要求研究生紧密结合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撰写学位论文。实施学位论文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度,导师对学生论文指导、学术道德、质量管理全面负责。严把论文质量管理关,实行分流淘汰机制,导师有2人未通过盲审停止招生1年。得益于长期的规范管理、精心指导和从严把关,本年度学位点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率为100%,优秀率为12%,1位研究生获评校级优秀论文,1位研究生获评2022年度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七)招生培养
本学位点坚持以服务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国家战略任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主动谋划打通与省外高校优质生源的输送通道。2022年研究生招生数量规模进一步扩大,总数达到67人,其中专硕48人。从生源分布来看,省外高校生源比重显著扩大,有北京体育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知名大学的考生。从生源学科背景来看,除了体育学科背景,还具有医学、新闻学、管理学、传播学等交叉学科背景。目前,我院在校硕士研究生规模达到189人。5月份,学院领导带队到省内外兄弟院校进行2023年研究生招生宣传,研究生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高度重视研究生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2019级专业学位研究生34人全部实现就业,其中19人在高校就业。在严峻的疫情和就业形势下,创了体育学院研究生就业新高,毕业生综合素养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2位毕业生考取中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1位研究生获评省级优秀毕业研究生,6人获评校级优秀毕业研究生。在湖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共派出19位研究生参赛,全体研究生运动员表现出色,取得2枚金牌,9枚银牌,12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展现了体育学院研究生的实力和风采,为体育学院赢得了荣誉。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场馆建设滞后
河西校区体育馆至今已三年有余内部装修仍然未完工,研究生专业课程没有室内场馆进行教学与训练。导师办公场地匮乏,无法有效指导研究生。
(二)学位论文形式单一
根据《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以及相关专业学位改革精神,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与研究、典型案例分析、大型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等,但我校建设处于摸索阶段,缺乏操作标准,本学位点仍然主要参考学术型论文形式。
(三)实习实践存在短板
集中实习虽然有利于统一管理和规范,但学生缺乏自主性,学生个人意愿、就业意向、实习经费压力等问题突出,此外,部分行业专家理论水平尚待提升,指导研究生能力受到限制。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坚持“四个面向”,推进学位点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卓越创新能力、突出竞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通过六大行动,着力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质量。
(一)思政教育领航行动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研究生党建工作水平,使党员教育与研究生学术科研相结合、与研究生成长成才相结合,加强体育学院研究生会建设,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
(二)招生选才优化行动
建立招生宣传机制,开拓招生选才渠道;建立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考核选拔机制,精准选拔优秀人才;严格规范研究生招生复试过程管理。
(三)导师队伍建设行动
建立导师岗位定期审核制度,加强导师年度招生资格考核和动态调整。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明确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最低次数和时长。开展导师团队学术活动,实施青年导师指导能力提升项目,发挥经验丰富导师对青年导师的“传、帮、带、导”作用。完善导师激励机制,培育优秀导师团队。
(四)学位论文提质行动
明确要求学位论文题目与专业方向一致,加强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盲评、论文答辩五个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建立学位论文关键环节的意见反馈制度,实行学位预警和分流退出管理制度,完善导师作为学位论文第一责任人的问责和处置机制。
(五)分类培养推进行动
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进课程设置与专业技术能力考核、行业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发挥重大科研项目、省级科研平台、学术交流的重要作用,完善以提高学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进科研团队与研究生教学团队同向同行。完善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运行管理机制、考核评价体系
(六)人才培优激励行动
营造研究生学术氛围,打造研究生学术活动特色品牌。激励研究生学术创新,建立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参加重大影响力学术会议的资助机制。支持研究生加入学院科研团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教研教改、指导本科生等任务。树立考博就业和取得高水平成果的典型榜样,加强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