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于2008年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湘教通[2008]46号),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于2008年9月开始招生。
体育教育专科专业创办于2001年,2008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学生,2007 年遴选为湖南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专业。体育教育教学团队于2008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自从本专业创办起,树立“加强人文知识学习,走体育与健康发展之路,培养体育文化人”的办学理念,依托湖南省“十一五”规划重点专业和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力争通过5-10年将该专业建设该成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自2008年开始招生以来,已连续招生4届,现有在校学生人数57人,其中2010 级119人、2011 级123 人、2012级134 人、2013级181人。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制订了本专业本科专业建设规划和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保证了大类专业课程中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心理学及相关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的时数,突出了专业核心课程中田径、体操、球类、健美操和武术等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加强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自从本专业建立起,学校和学院就把教师队伍建设视为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高级人才引进暂行办法、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方案、青年教师培养双向责任导师制、教师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教师学术交流管理条例、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培养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经过多年的培养,专任教师56人中,有教授11 人、副教授10人,博士6人、硕士35人(其中4人博士在读),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十佳师德标兵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国家级裁判4人,国家一级裁判员16 人,国家级教练员1人。
教学条件是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保障,自从本专业办学以来,学校逐年加大教学场馆建设力度,新建网球场、体操房、跆拳道馆、多媒体教室和整修篮球馆。该专业现有体育田径场2个(含400 米标准塑胶田径场1个),舞蹈房、体操房、田径馆、武术房、排球房、乒乓球室、篮球馆、跆拳道馆、网球场(2 个)、健身房、形体练习房等12个专业教学场馆。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教学能力,学校领导和学院班子非常重视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近四年来,通过学校划拨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等途径,本专业实验室建设资金442万元,现有实验室5个,设备台件数442台件,实验项目48个。投入实践教学经费4.5万元,建立校内实践基地3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2个,制定与实施《教师业务素质训练方案》《实践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和考评方案》《教育实习管理》等制度,1-3学期在校内实践, 4-7学期实施校外实践教学,其中第7学期进行12周教育实习(其中5周校内见习,8周校外实习)。
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和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经过四年的建设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现有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湖南省湖湘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所(运动技术与体育文化研究所)1 个,产学研基地1个。出版专著6部,教材10部,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5项,获科研成果奖5项、发表论文146篇,其中体育类中文核心22篇、被EI和ISTP收录的论文18篇,教研论文46篇。主持教改课题10项,获得教学成果奖5项。
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树立 “加强人文知识学习、走体育与健康结合之路,培养体育文化人”的办学理念,本着“立足湖南、辐射全国,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广适应、高素质”的专业建设目标,经过四年探索与实践,达到预期效果。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平均约为72.59%,每届约30人过四级,约10人过六级。每年约20名学生考上研究生,如2014届有16名同学考上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一流专业体育院校。连续三年参加湖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论文报告会均获团体一等奖,论文奖励40人次。参加各类体育竞赛,获国家级比赛团体第一名2次,第三名2次,获国家级比赛单项奖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4枚;获省级比赛团体第二名2次,第三名3次;获省级单项奖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15枚,以及获得国家级、省级其他奖项多项优异成绩,23人次获省级以上优秀运动员称号。